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|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|久久精品国产2020青青碰|国产美女的第一次好痛在线看

    混凝土骨料多元級配體系的研究與設計

    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 李陽 · 2009-02-05 00:00
      0 前言

      骨料一般占泵送混凝土體積的65%~72%,即膠凝材料凈漿與骨料的體積比(漿骨比)為28:72~35:65。在保證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,提高骨料體積即減小漿骨比,對混凝土的技術(shù)性和經(jīng)濟性具有重要的意義。但是現(xiàn)有的混凝土技術(shù)大多側(cè)重于膠凝材料和外加劑領(lǐng)域,對骨料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。我國現(xiàn)行的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(guī)程》(JGJ55)[1]以砂率來定義粗細骨料的比例關(guān)系,取值時任意性較大。美國混凝土協(xié)會的ACI規(guī)范根據(jù)粗骨料的緊密密度、最大粒徑和細骨料的細度模數(shù)等參數(shù)來確定粗骨料的用量,用重量法或體積法確定細骨料用量。這兩項規(guī)范僅涉及兩種粗細骨料,均屬于半經(jīng)驗化設計模式。

      我國建筑工程上使用的碎石,一直采用名義上的連續(xù)粒級[2],但是實際上往往達不到顆粒級配的技術(shù)要求(筆者稱此類碎石為劣級配碎石)。近年來由于優(yōu)質(zhì)天然骨料的日益匱乏,再生骨料、采石場的尾礦石和尾礦砂、細砂或特細砂等各種骨料也逐步被采用。多元化的骨料品種對混凝土的優(yōu)化配制技術(shù)提出了較高的要求。

      由于骨料品質(zhì)的下降,加上骨料級配技術(shù)的缺乏,預拌混凝土生產(chǎn)企業(yè)往往采用提高砂率、提高漿骨比等方法來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,易造成膠凝材料用量偏大,提高了混凝土生產(chǎn)成本,還影響到混凝土的收縮性能和水化熱性能。

      本文提出一種混凝土骨料多元級配體系,使混凝土骨料配制技術(shù)科學化、定量化,以期達到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、體積穩(wěn)定性和耐久性,節(jié)約資源、降低生產(chǎn)成本的目的。

      1   技術(shù)模型

      1.1  技術(shù)目標

      在輸入若干種骨料(一般為2~4種)原材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,可通過系統(tǒng)運算,定量地輸出混合骨料的最佳合成級配和各種骨料的體積百分比,并提出骨料級配優(yōu)化技術(shù)方案。

      1.2 設計思路

      建立理想的骨料目標級配模型,通過計算機程序運算,使混合骨料的合成級配最接近目標級配,并適當提高混合骨料的細度模數(shù),從而減少起填充骨料空隙、包裹骨料表面的作用的膠凝材料用量。

      1.3  設計路線

      1.3.1 采用DingerFunk方程,建立骨料目標級配模型

      不同粒徑的粗細骨料互相摻混,只有一種狀態(tài)是最緊密堆積的。Andreasen提出了一種基于連續(xù)尺寸分布顆粒的堆積理論。滿足該理論的級配曲線接近拋物線,骨料顆粒處于最緊密堆積狀態(tài),空隙率最小。

      20 世紀70 年代,Dinger 和Funk引入最小顆粒粒徑的概念,對Andreasen 方程進行修正,提出了著名的DingerFunk 方程:CPTF/100=(Dn-Dsn) /(DLn-Dsn)。

      其中:CPTF——小于粒度D的含量百分率(%),

      n——分布模數(shù),取0.30--0.60,

      DL——最大顆粒粒徑,

      Ds——最小顆粒粒徑。

      本文采用DingerFunk方程,建立基于不同分布模數(shù)的骨料目標級配模型。

      1.3.2 根據(jù)我國混凝土技術(shù)規(guī)范[3],設定邊界條件

      1)以碎石、再生骨料和尾礦石等作為粗骨料,以尾礦砂、中砂、細砂和特細砂等作為細骨料。鑒于預拌混凝土公司的生產(chǎn)設備條件,每次取2~4種骨料投入運算。泵送混凝土砂率在35%至45%之間;

      2)細骨料中通過0.315mm篩孔的顆粒含量不應小于15%,且不大于30%;通過0.16mm篩孔的顆粒含量不應小于5%。根據(jù)砂率值,可計算出混合骨料中0.3mm篩孔通過率為5.25%~13.5%,0.16mm篩孔通過率大于1.75%。

      1.3.3 利用計算機應用程序,獲得最佳合成級配與每種骨料的體積百分比

      1)在邊界條件限定范圍內(nèi),對投入運算的骨料進行體積百分比隨機取值,將混合骨料的合成級配與目標級配進行比對,以偏差系數(shù)K來描述兩者之間的差異。偏差系數(shù)越小,合成級配與目標級配越接近。偏差系數(shù)一般為50-150。

      2)以偏差系數(shù)K最小化作為目標,通過計算機程序的重復循環(huán)運算,找出該批投入運算的骨料的最佳合成級配,以匹配眾多基于不同分布模數(shù)的目標級配,并確定每種骨料的體積百分比。

      3) 根據(jù)每種骨料的細度模數(shù)和體積百分比,計算出混合骨料的細度模數(shù)M。細度模數(shù)越大,混合骨料總表面積越小,細度模數(shù)一般為5.5-6.1。

      4)根據(jù)偏差系數(shù)K和細度模數(shù)M,確定最佳的骨料配比。

      2    設計案例

      2.1 原材料

      現(xiàn)有以下九種骨料[4],需通過運算,獲得一份最佳的四級配骨料。
     
    表1 各種骨料原材料性能
    骨料
    品種
    累計篩余,%
    細度模數(shù)
    表觀
    密度kg/m3
    31.5
    mm
    26.5
    mm
    19
    mm
    16
    mm
    9.5
    mm
    4.75
    mm
    2.36
    mm
    1.18
    mm
    0.6
    mm
    0.3
    mm
    0.15
    mm
    0.075
    mm
    劣級配碎石
    0
    20
    50
    74
    97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8.41
    2720
    尾礦石
    0
    0
    0
    0
    41
    99.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100
    6.40
    2750
    尾礦砂
    0
    0
    0